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4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出生于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号摩诘居士,王维的父亲是河东王氏,母亲是博陵崔氏,因为王维的母亲崔氏信仰佛教,所以以摩诘菩萨之名给王维取字摩诘。

和我们熟悉的王守仁、苏轼等人一样,王维的家庭也属于当地的名门望族,所以王维在如此的家庭中长大其见识和才华远不是一般人士可比。

但在王维九岁时,其父的去世导致家中家道中落。

尽管如此,母亲崔氏仍然没有落下孩子的教育,王维的少年和童年时期就在陪母亲卖画以及学堂中度过。

开元三年,十五岁的王维赴长安游学,求取功名。

那时候,交通可多有不便,长安与故乡蒲州,用现代的距离测算,也有将近180公里,开车都要两个多小时。

每一次别离,都很有可能成为永别,王维身为家中长子,身后还有五个高高低低的弟弟妹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悉心栽培,即便只有十五岁,胸中才气已是要荡漾而出。

在过秦始皇陵之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过秦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当时的王维,还年轻气盛,居然以嘲笑的口吻,说当年积土为冢的古墓,如今已经变得林木茂盛,郁郁苍苍,化作山岭,从表面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宫殿的痕迹。

不过,地下冥界里的宫殿应该还和长安皇宫里的样式一模一样吧!

在年轻的诗人想象之中,秦皇陵的墓宫应当是日月星辰间隔排列在穹顶之上,灿烂的银河呈现于九泉之下。

可即便如此奢华,里面的沧海却是水银制成的,人怎么能渡过呢?

里面连春天都没有,大雁又怎么会飞回来?

哪怕再辉煌壮阔,再富丽堂皇,也终究不过是死气沉沉的墓穴罢了。

秦始皇当年到泰山封禅,遇见暴雨,躲在一棵松树下避雨,后来就把这棵松树封为五大夫。

连一棵为秦皇遮雨的树,都能受到册封,可想当年的秦皇,是何等志得意满,是如何权倾天下,然而,如今不还是埋在了土里?

这松涛阵阵,或许正是那棵被封为五大夫的松树哀泣的声音吧?”

我去!

听众们惊呆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