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错撩了未婚夫他叔第81节

第64章 面圣

裴珏在这边担心陶荣谦回京后会因为他拐走了外孙女而拎着拐杖揍他, 皇帝那边对当年的事也查出了些眉目。

陶荣谦学识渊博、为人刚正,他不仅仅是裴珏的授业恩师,也曾与先帝朝太子萧权一道谈古论今, 两人素来交情匪浅。

先帝废黜太子萧权后,不少人上奏求情, 其中就包括陶荣谦在内。

但先帝并没有因此动摇, 反而因为萧权得百官拥戴而愈加恼怒。

萧权最后被圈禁至死。

而自萧权被圈禁后,陶荣谦也没有对他避如蛇蝎, 反而时不时送些吃食、物件儿过去,就怕旁人见萧权失势, 欺辱于他。

两人过从甚密是事实。

萧权在先帝驾崩的同一年病逝。

当今皇帝即位后, 对从前那些萧权的拥趸也照用不误。

只是后来生出了旁的事, 皇帝不乐意再看到与萧权有关的人和事。

偏生这时有人告发陶荣谦在萧权忌日时作诗缅怀, 诗里行间多有对当今皇帝不敬之意。

皇帝看了那诗后大怒,认为陶荣谦就是在暗讽他不如萧权,命人将陶荣谦锁拿下狱。

陶荣谦曾于狱中陈情, 言他确实作了诗缅怀先太子,但绝无对当今陛下不敬之意。

可皇帝不听, 在陶荣谦下狱后不久, 皇帝命人搜捡了陶家,找出了不少陶荣谦从前与萧权过从甚密的证据。

皇帝怒不可遏, 当即下令将陶家罢官免爵、阖家流放。

当年那首诗是整件事的导火索, 皇帝记得这类证据都在大理寺存放, 便着人回京调出当年的卷宗, 尤其是要把那首诗带来行宫。

可他遣去的暗卫却回来禀告, 大理寺的记事录载明, 十六年前大理寺失火, 一些卷宗也付之一炬了。

而陶荣谦案的卷宗便在其中。

皇帝不是傻子,很快便理清了其中的关窍。

大理寺失火是在十六年前,正是在陶荣谦一家被流放后不久。

事情不可能这么巧,那只能说明这中间确实有猫腻,所以才会有人这么急着毁灭证据。

皇帝冷笑,他竟不知,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

李中官见他脸色难看,唯恐殃及池鱼,不免又劝解了几句:“陛下,此事未必就是有人欺瞒您,您是天子,谁敢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