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好女难嫁第137节

徐大船那边也急,五船的粮种,都在江边码头的大石崖上存着呢,虽说偷窃的人少,可这时候气候不对时啊,土豆疙瘩还好,那玉米粒儿,一占水就发了芽,南浦雨多,天气也湿暖,一个不小心,油毡边上的玉米种子就出了芽,没两天,芽头就变成了尖尖的叶片钻出了麻袋……徐大船是北方人,最常见的庄稼就是小麦和燕麦,这两样种子,发了芽就能紧着洒进地里,要是迟上一半天,芽头一长,种时就容易掰掉芽头,芽头一掉,就再不生第一茬芽头了,种子就算白糟蹋了。

如今玉米都生出了叶片,这种子还能下到地里么?

急着打发人回来讨玲珑的主意。

玲珑让他雇人将粮种运回来。

码头上等活儿的挑工多,从码头到州衙有三十来里的山路,熟练的挑工一天能走两趟,不过不能让他走两趟,山路不好走,累狠了再加上天色不好时,容易出事。骡马队也能走两趟,但这么走太伤牲口,养牲口的人家也舍不得这么使唤它。这样算来,满打满算,三天的时间,就能将粮种全数运到州衙。

最后,两天没到,粮种就全运来了。

讨生计的不怕活儿苦累,就怕没人用他,听说主家仁慈只准走一趟,工钱还是计量结算,许多人就多挑了三十斤,路上歇上两回,忍耐一下,就这么挑进县里。

吃了顿顶顶饱的干饭,拿了足钱,又沿山路回去,看天色还早,就先将担子装捆好,压的结结实实的,将近有一百二十来斤。然后就没活了,钱又趁手,许多人便在庐里打二斤糟酒,跟卖鱼的称一条鱼,满足的回家去了。

第二天四更多,天还未明,挑夫们就挑了担子,燃着桐油火把,一路婉延着往县里去了。

今日的饭,还是干饭,饭里还掺着腊肉丁和笋干,饭做的多,紧饱吃,但许多人仍是舍不得吃,竹筒里打满满当当的一大筒,他只吃少半,剩下的又绑在腰里,带回家给娃儿吃。

不过这些人倒是知道了,这回挑的古怪豆子和疙瘩是粮种,听说是从海外来的,山外许多地方已经种过它了。又听说这粮种和豆子一样,山上也能种得,这些粮种就是要在山坡地上种的。

只是此时的许多人都以为它也和豆子一样,种是好种,产出应该不多,辛苦一年,也就得那么几斗豆子,没甚稀罕地方。

刁新也是头一次见这样奇怪的粮种,他心里有许多疑问,不过记着叔父的话,只管做事不许多问,便听从玲珑的吩咐,先将生苗的玉米像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